迷人的生態小宇宙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了,人類將活不過四年。
「蜜蜂雖然是渺小的昆蟲,在全世界120萬種昆蟲中,也並非是被研究最多,但蜜蜂之所以值得探索,主要牠是一種社會性昆蟲,牠有很多應對群居生活的迷人生物行為、生理現象。更重要的是,蜜蜂整體生態具有經濟重要性,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國立宜蘭大學陳裕文教授從踏入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以蜜蜂生物研究主題起始算起,不知不覺已超過30年,人生當中有2/3都是與蜜蜂為伍,如今陳裕文教授可說是國際知名的蜜蜂專家,也是台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的首屆理事長,協助瓜果、花卉農家從熟悉蜜蜂習性著手,提出「蜜蜂授粉業」計畫,打造專職養蜂授粉的行業。
因為了解,所以秉持科學精神的真心推廣
正因為沉浸於蜜蜂生物研究多年,陳裕文教授的個人保健經驗也談到不少關於蜂產品的益處。尤其環境賀爾蒙問題越來越嚴重,雖然隨著續命醫療進步,人類變得長壽,卻累積出許多恐怖的文明病,像是過度肥胖、糖尿病或是惡性癌症,影響生活品質。正所謂病從口入,我們應該更注重我們攝取的飲食,然而一些過度加工、添加物的食品,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即使選擇不吃,似乎也很難不受到其影響。
「當身體攝取過多自由基,便會導致身體發炎,而造成細胞感受性變差,這是一種惡性迴圈。」
既然作為一種值得正面推廣的優質食品,難道市面上蜂產品沒有造假嗎?近年來蜜蜂面臨各種生態危機,蜂蜜也隨之嚴重歉收,因此蜂蜜摻假事件在國際間屢見不鮮,除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建議利用穩定同位素C13的技術,以鑑定蜂蜜是否人為摻入玉米高果糖漿,或是養蜂者餵飼砂糖水。然而這種鑑定方法仍不夠完善,部分植物糖漿依然可規避其檢定。為了彌補漏洞,陳裕文教授與宜大食品科學系教授駱錫合作,找出糖漿中的特殊標誌物,加上原有的C13同位素檢測,讓不肖業者無所遁形,還給消費者更安心的飲食選擇。
希望持續創造產學合作的善循環
當我們認定一件對的事,必須要有確實的方法才能穩定前進。「關於蜜蜂生態研究,目前在宜蘭大學組成團隊進行,從我入大學服務至今22年,過去規模當然比較小,現在有一位博士後研究員、兩位博士生,然後還有六位助理。」這樣的團隊人事規模上算是不小的負擔,是否在共同患難方面有特別的管理心路歷程?
「計畫有時非我們所預期單純,自然在過程中產生滾雪球效應,牽引著無數件值得研究的變因。同時當我們爭取到研究經費,勢必需要相對的人才,但計畫都是有期效性區分長短程目標規劃,所以身為一個研究人員,也是教育者,總是要站在為後進思考的立場,為其尋找研究出路。
對陳裕文教授來說,並不是只關心在研究室與知識與數據為伍,它更在乎從蜂農到消費端的產業鏈是否健全。有感於台灣養蜂產業起步甚早,也具有技術與蜜蜂文化,卻沒有一個學術性的蜂學團體,帶領養蜂產業精進和研究,為促進國內的蜂學研究合作,協助蜂產業的發展,並作為對國外之學術交流的平台,陳裕文教授請示了何鎧光教授(臺灣大學),並得到何老師的大力支持及肯定,旋即開始積極進行籌備工作,同時亦獲得33位蜂學、蜂業同好的響應,共同擔任發起人,決議以「台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為名申請成立法人團體。
在各種蜜蜂產業相關報道,不論是「蜜蜂授粉業」計畫,還是囊狀病毒造成「野蜂病蟲害危機」,陳裕文教授始終站在專業第一線,宛如定海神針般,確實地給農家即時建議及處置方式。同時也在各類優質蜂產品的開發上,擔任重要的技術開發顧問。
「年輕老師剛來我們自己系上時沒有什麼研究資源,我習慣會從中尋找優秀的人選,試著合作挑戰蜂產品的研究,不只限於系內,還有學校的其他年輕老師,我們敞開大門歡迎。」
陳裕文教授至今持續努力在教育界、產業界打造順暢的銜接,但關於研發,無可避免是一條漫漫長路,比起研發新品要歷經無數次試樣,還要加上品管等等一系列複雜認證流程,似乎業者在乎更多的是行銷手腕,但若沒有研究的持續更新,再好的行銷也會遇到瓶頸,也寄望投入熱情於蜜蜂研究的年輕學者真正有所發揮。
關於蜜蜂這樣好處說不盡的天然寶藏,更應該產學密切交流、合作,若消費者不明白在地產物的優點,產業無心接上,即便我們做再多研究,它終究不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成為日常健康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Comments